![]() |
“采取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建设升级产业园区,是改变传统外延式发展道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破冰之举。”成都市相关领导表示,校院企地合作关系的升华,将为成都全市经济转型发展闯出新路、提供引领。
在此背景下,现场会特别设置了现场参观环节,并安排了3个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点位:成电国际创新中心点位侧重于校院地建立利益绑定机制共建高端创新平台, 无线通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点位侧重于与高校以及央企共同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侧重于龙头企业带动打造成都市电子产业生态圈。这3个点位从高校、龙头企业的角度,展示了相应的典型示范样本。
事实上,自去年12月以来,成都全市的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区联动推进局面加快形成,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机制探索实践不断推进。
例如,成都高新区探索“斯坦福+硅谷”校地合作模式,出资5.4个亿,由电子科大出地,在清水河校区校地共建成电国际创新中心,中心占地135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产权由学校享有,电子科大承诺建设神经信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和大数据研究中心等20个跨学科特色研究中心,力争通过3—5年建设,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双流区采取共同投入形式,搭建起“领导小组+指挥部+国有公司”校地合作联动促进机制,与四川大学加快建设环川大江安片区国际化创新创业示范带,共建“五区两院一基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