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年初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支撑的意见》,到几天前召开2018年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暨首批总部企业授牌大会,面对成都发展总部经济的重大机遇,广大总部企业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扎根成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齐心协力推动成都总部经济大发展。“成都的企业能够发展到哪里,成都的产品能够辐射到什么地方,成都的经济边界就在那里。”在拓展成都经济边界,提升成都综合实力的建设中,总部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总部企业成为成都吸引项目集聚,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构建总部经济生态圈,实现从“工厂成都”到“总部成都”高质量发展最为坚实的力量。
数据说话
总部企业“成绩单”令人振奋
立足成都、扎根成都23年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绿色农业、绿色能源为双主业,成为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已拥有分子公司170余家,员工2万余人的大型民营上市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60亿元,纯利润超过20亿元;
成都建工集团经营地域拓展到北京、天津、重庆、广东、福建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安哥拉、肯尼亚、蒙古、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1-11月新签合同760亿元,产值450亿元,营业收入366亿元,利润7.5亿元,均同比增长50%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于1991年在成都成立的海特集团,从航空维修起步,至今已发展为专业从事综合航空技术服务和芯片设计、制造的民营企业集团,先后在上海、贵阳、昆明、天津以及一些海外城市设立了分子公司48家。集团现有员工2000余人,主营业务涵盖航空研发制造、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融资租赁、微电子五大板块,成都市值超过百亿元……
一端扎根成都、深耕成都,另一端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不断延伸辐射半径,成都的总部企业佼佼者们在这个岁末交出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