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提质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四川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下同),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05.0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85.6亿元,增长9.1%。
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
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全市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反映高质量发展进程,探索建立“成都市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8.0%以上。财政收入质优速稳,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公共预算收入1101.0亿元,增长12.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16.3亿元,增长17.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到74.1%。企业效益明显改善,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9.6%,增速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单位能耗持续降低,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11.1%,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下降14.2%。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3.8:41.7:54.5,其中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同比(下同)增长1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9.3%。消费升级态势明显,积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以及互联网新零售企业纷纷入驻成都,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高,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47.0亿元,增长10.5%。
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成功举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建成运营。前三季度,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93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7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29.7亿元,增长13.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8件,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6家,总面积51万平方米。军民融合加速推进,航空、信息安全等7个升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实施军民融合产业重大项目71个,总投资规模超过900亿元。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较快,“新经济企业梯度培养计划暨双百工程”等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增新经济企业29073家,培育新潮传媒、医联、1919独角兽企业3家,百户新经济重点企业中71户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长44.7%。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1.8%。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东进”战略深入实施,“东进”区域投资增长13.5%。天府国际机场、产业功能区等加快建设,带动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6%。全市1088个重点项目投资增长15.9%。“人才新政”红利持续释放,累计吸引超过20.7万青年人才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