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技能人才紧缺,技能人才成长空间受限、地位待遇偏低……《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何破解上述难题,打造一支适应四川省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省人社厅相关人士对此作出了解读。
支持企业高技能人才到院校兼职
针对四川省职业院校,特别是技工院校规模持续减小的实际,四川省将加快发展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进一步壮大职业院校规模。
针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等级和获得支持有限的实际,明确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等级可突破高级工,达到技师、高级技师,对办学质量高的,各地财政以安排项目方式给予扶持。
针对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职业院校全日制学生顶岗实习给予一定补贴,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
针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实际,支持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取得合法报酬,弥补院校和培训机构实际操作指导能力偏弱的缺陷。
企业职工读职业院校实行弹性学制(小
针对企业工人提升技能水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首次提出建设服务于技能人才的网络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提升职业培训的便利性。
针对专业课程建设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不紧密的问题,吸纳行业专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课程教材编写,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充分对接。
针对企业职工提升学历“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明确对采取非脱产方式入读职业院校的企业职工实行弹性学制,累计课时和学分达到要求的,可取得相应毕业证书。
针对现行补贴标准差异化小、对职业培训引导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要求市(州)建立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产业发展急需紧缺职业的培训补贴标准,推动技能人才向重点产业和企业聚集。
技畅通高技能人才向机关事业单位流动渠道
针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引进难的实际,支持国有企业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明确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请各类引才引智计划资助,提升高技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力。
针对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单一的问题,明确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拓宽成长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