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25日中午,资阳城区和平北路,朱元和往常一样,来到邻居罗嘉槐夫妇的小摊点吃饭。54岁的朱元在10多年前离异后不久便患上尿毒症,此后一直独居,生活比较困难。7年前,罗嘉槐夫妇认识朱元并知道他的情况后,便长期邀请朱元到家中吃饭,一直持续至今。
和平北路一栋临街居民楼一楼楼梯间的空闲处,罗嘉槐在此摆摊已有18年,夫妻俩就住在楼上。“吃饭了。”25日中午,罗嘉槐的妻子杨惠从家里将饭菜端至摊点处,招呼丈夫及朱元吃饭,并无其他过多言语。正坐着聊天的罗嘉槐和朱元也很有默契,将一张独凳摆在中间,再加了一张独凳,杨惠便将饭菜摆放好。1个铁盘4个碗摆在中间的独凳上,炒胡豆、炒莲白,再加上白肉和蘸水,这便是三人的午饭。
朱元租住在罗家约200米外,老家简阳市石板凳镇(已委托成都高新区管理)的他自20多年前来到资阳后,便一直在资阳生活,打工或做点小生意。2003年,朱元离异后,儿子便随着前妻离他而去,目前几乎没有联系。离异后两年,他又不幸患上尿毒症,干不了体力活的他从此失去生活依靠。开始透析治疗后,他不但花光了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钱治病,生活一天天困难起来。“欠了好几万,还好后来在成都的弟弟和姐姐平时帮我一点,每年出钱帮他参加职工医保。”朱元说,尽管如此,目前他每月除去报销后,也需花费三四百元的治疗费。去年,社区针对他的情况,帮他申请到了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