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茅台在过去几年里集中精力打造品牌,重点清晰、火力集中。从营销策略上来看,茅台一直在重心下沉、深耕市场,所以茅台“这一剑”是磨了很久的。此外,茅台会讲故事,重视文化传播,这些都是值得五粮液学习的。
记者:在“十三五”规划中,五粮液和茅台都提出了“1000亿”的目标,五粮液能否在“十三五”末追上前面的“标兵”?
李曙光:这是五粮液努力的一个方向,但就目前而言还是有差距的。就自身而言,2016年五粮液股份公司营业收入实现245亿元,五粮液集团公司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在“十三五”期间,五粮液将蹄疾步稳,争取提前实现千亿元级的酒业集团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五粮液要“仰望星空”,通过战略性的布局,不断提升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也要“脚踏实地”,不管差距有多大,五粮液都会坚守“五粮酿造”的品质,怀揣打造百年品牌的“初心”,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追。
一直以来,五粮液采用的都是几十年到几百年窖龄的老窖池固态发酵,按传统工艺要求,优中选优,好中选好。从每年10几万吨的产量中选出1.5万吨左右的优质基酒做“五粮液”,凡是不够“五粮液”标准的用于生产其它系列酒,从而确保核心产品“五粮液”的品质。这是五粮液传统生产工艺的精髓所在,也是五粮液品质保证的关键所在。从过去到未来,品质都是五粮液的核心竞争优势。
记者:近来,五粮液开展了“对标先进、二次创业、再铸辉煌,我们怎么干”的大讨论,如何理解“二次创业”?
李曙光:上世纪80年代,五粮液开启了“一次创业”,通过20多年的努力,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五粮液现象”。但五粮液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当下,五粮液必须以“创业者”精神,重新上路,才能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