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维多利亚发现,朱砂小镇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作为中国汞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万山区朱砂小镇迎来了外籍专家,其中,来自俄罗斯(前苏联)的专家帮助指导了万山汞矿的建设。“我现在工作的俄罗斯餐厅就是原来的外国专家楼,在这个地方我可以感受到俄罗斯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友谊。”维多利亚说,“希望俄罗斯餐厅能够为我的中国梦带来好运。”
在万山区朱砂小镇俄罗斯餐厅工作的维多利亚(英译)及伙伴。 杨云 摄
同样来自俄罗斯赤塔的柳芭(音译)用礼貌、开放、热情、友好来形容她所接触到的小镇居民。但她也表示,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一些小镇居民的习惯让她感到“意外”。贵州在中国的西南,气候潮湿,人们有吃辣椒的习惯。“小镇居民会劝我吃些辣椒食品抵御潮湿,可我不太习惯辣椒的刺激味道,虽然她们是为了表达善意和友好,可我还是委婉的拒绝了。”柳芭解释说,在俄罗斯,分享美食只有非常亲密的朋友间才会这样做。“虽然拒绝了辣椒,可我对小镇农民售卖的当地水果和黄瓜很喜欢,基本上是每日必需品。”
柳芭来到中国,跟她姐姐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关系。“姐姐学习了三年汉语,是一个‘中国通’,她给我讲述了许多有意思的中国故事。于是,充满好奇心的我就出现在这个中国小镇的俄罗斯餐厅里。”柳芭坦言,这个小镇生活设施齐全,居民友好,让她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