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在线

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四川“三公”预算五年连降

2017-03-07 11:49:14 | 来源:华西都市报 | 作者:张想玲 丁伟

掌管着政府的钱袋子,如何花钱应该是一门艺术。在王一宏看来,如何花钱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事,必须“有保有压。”

保什么,又压什么?“保正常运转,保基本民生,压一般行政支出,这是我们的基本方针。”王一宏表示,三公经费年年在降,与此同时,民生投入年年在增长,而且是一个增幅不算低的一个速度。从2013年开始,连续多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投入占支出总额的比重,保持在65%左右。

65%够不够?“这是一个与省情相适应的比重。”他表示,65%作为一个相对数,随着支出规模的不断增大,民生支出的总量未来还将不断扩大。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一种新机制,改变了过去公共产品的投入单靠政府财政这样的单打独斗的局面。一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进入到国家PPP项目库的项目个数已经超过850个,涉及到的总投资超过了9000亿。

王一宏表示,通过财政资金的合理化安排和制度的支撑,使社会资本更多的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来,参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这是一种做加法甚至是做乘法的一种改革。“四川PPP的模式已经探索了有两年了,总的趋势向好。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库里面的这些项目和社会资本能够多领域的更加规范有序的投入落地。”

PPP模式方兴未艾,王一宏也注意到,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标准、不规范,甚至伪PPP项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这些项目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打着PPP的名号变相融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分析了判断PPP项目真伪的标志——投资来源是政府投资还是社会资本?有没有进行“两证一采”?PPP项目投资应当全部或主要由社会资本承担,并且由社会资本负责运营。所谓“两证”就是物有所值的论证和财政承受能力的论证;“一采”就是经过规范的政府采购来确定社会资本。还有一个就是政府是不是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这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他表示,目前财政厅工作的重点就是“一堵一疏”,“疏”就是政策引导,对示范项目给予政策倾斜,激发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堵”就是强化强化项目识别,不让伪PPP项目入库,也不允许以PPP名义变相融资、违规举债。

去年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王一宏曾坦承,作为财政厅长,有钱有压力,没有钱也有压力。更多的时候,他面临的压力来自于没钱。“钱永远都不够。”王一宏笑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想玲丁伟摄影报道

[编辑:西南在线]
 社会百态
  •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法治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 未带停车卡遭小区保安拦下 荣县一男子带人围殴保安被拘
  • 兄妹协议:哥哥赡养母亲并继承遗产 法院:协议无效
  • 云南首个妇幼控烟干预项目结题 惠及4万余人
  • 男子被控诈骗逾亿元 法院一审判无罪
  • 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了
  • 几枚一角面额硬币掉在超市地面之后
  • 佛山电台花生节:世界最大的花生拼图创世界纪录
  • 下篇文章:患癌放化疗30多次坚持上课 西昌女教师彭永勤被赞“不倒青松”
    上篇文章:用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建设加速器 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大数据时代专业互联网服务商-成都域满天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网络swnic.om
    联播西南
    即时商讯
    • 热烈祝贺泸州农商银行开业
    • 热烈祝贺玉溪市商业银行昆明曙光支行成立
    • 热烈祝贺内江农商银行开业
    大千世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南在线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9-2018 www.swol.com.cn-西南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WNIC.com西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