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
1、成本。互联技术的革新,使互联网金融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表现在获客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金成本、监管成本等各个方面,比如一笔网贷的管理成本仅是普通贷款的二十分之一以下;再比如银行设立传统的银行网点,至少需要保证在6000万的资产规模才是有价值的,而互联网金融的销售终端可能仅是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也基本没有监管成本,以上种种都是传统银行业不能比拟的。
2、客户粘性。互联网金融基于其技术特性,使它更适合于小额度的零售金融业务,业务的专注性和服务的高获得性,使互联网金融更容易建立较强的客户粘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金融将首先挤压小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特别对于农信社而言就更是这样,农合机构因此历史原因和自身体量,基本都是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社区银行,以贵州农信为例,其个人贷款占全部贷款的63%,小额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的36%,修文联社个人贷款及农户贷款占比为63%和42%,这些业务将首先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客户粘性的降低将是整个农信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
3、渠道。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渠道无处不在,服务的可获得性远超传统银行,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正是运用普惠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营销渠道的虚拟化和无限性,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粘性,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人口的进一步集中,互联网金融可能获得井喷式发展,消减农信系统引以为豪、赖以生存的本土化优势,也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熟人经济结构,农信机构的生存空间将大大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