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凤枝老人有5个孩子,最大的85岁。她如今与70岁的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据44岁的孙子易文才介绍,老人的生活习惯是:爱劳动,饮食好,睡眠佳。
易文才说,奶奶一生热爱劳动,99岁时还要逞强在自己名下的承包地上种玉米、大豆,还养了一头猪一群鸡。100岁生日后,儿孙们坚决不准她干活了,老人感到很不开心,觉得躺着坐着花儿孙们的孝敬钱很没面子。一番拉锯战后,儿孙们“网开一面”,大家达成妥协,老人继续养鸡了。
53岁的外孙吕德金还讲了一件趣事:2015年,派出所民警整理辖区人口资料,专门前来核实老人的情况,发现老人居然还在菜地里忙活!民警惊奇之余,还和家人进行“严肃对话”,要求不能让老人干活了,让家人有点哭笑不得。
从90多岁开始,老人逐渐减少了吃肉,偶尔“打牙祭”,也只是喜欢当地的土产腊肉。每天两顿饭,都喜欢自己弄,不愿意别人操心,大多时候吃一些米饭和水煮蔬菜,过午不食。晚上6点半睡觉,早上7点过起床,睡眠时间保持在13个小时左右。
这点东西不是个事
临近中午,老人惦记着该给鸡群准备“午餐”了。背起背篼,祖孙俩一前一后慢悠悠前往山坡上的菜地。老人说,这块地是刚打过农药的,不能给鸡娃们吃,得去那块地……
20分钟后,老人就背着二三十斤重的菜叶,一步一步稳稳当当走回家。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10年没赶场了,都认不到街上那些人了……”
和两个孙子唠嗑
村里人说,长寿老人在这里越来越多,一方面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心情也越来越舒畅;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一步步改善。(高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