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开村口的时候,我都不敢回头看她。”王鸿洋了解到,此前,小笒曾向亲生母亲求助过,但得到的答复是“她管不到”。“所以,她只有把回到学校的愿望寄托在我们老师身上,我却让她失望了。”
王鸿洋回到学校后,小笒给他发了一条短信:“难道就这样了?”看到这条信息,王鸿洋不敢回,也不知道怎么回。他知道小笒心里难过,可帮不了她,他心里更难过。
为何不让孩子读书
知道对不起女儿,但能怎么办
孩子成绩好,又想读书,费用问题也能解决,为什么家长就不让孩子读书了呢?16日中午,成都商报记者再次来到侯国鹏的家,女儿去了集市上,母亲在地里劳动,他一个人在厨房烧火煮猪食。侯国鹏说,最近他的压力也很大。“娃娃读不成书,我的心里也不好受。”
他起身来,带着记者到三间土屋里走了一圈。三间土屋里,除了简单破旧的家具,全部空空如也。正巧母亲干活回来,母子俩坐在土屋里,红着眼睛讲述起家里这些年遭受的变故,父亲去世前两次入院治疗,让本来就困难的家庭,背下了将近10万元债务。前不久,母亲又检查出腿上长了一块肿瘤,计划做手术,“还不知道要多少钱”。
侯国鹏在新疆做木工,一年能挣3万元。面对一家五口的开支,他说省吃俭用挣一年,依然入不敷出。所以他计划今年把妻子也带出去打工,但妻子如果出去,8岁的儿子就无人照顾,母亲的病也让他担心,他只有把15岁的女儿留在家里,“不然呢,总不可能一大家人全部出去吧”。
中午12点,小笒和继母郑红美赶集归来。谈及小笒的读书问题,郑红美说,她不是如有些邻居所指责的“只顾亲生的,不管非亲生的”,也不是反对孩子读书,而是现实不允许,“靠他爸爸一个人打工挣钱,没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