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揭秘“四川造”央视大剧《索玛花开》三大看点
11月6日,北京,伴随着原生态的彝族歌曲和口弦表演,《索玛花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新闻发布会举行。当晚,《索玛花开》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视剧。
这部“四川造”电视剧,为何如此受关注?本报记者为你揭秘《索玛花开》的三大看点,开启这部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索玛花开》剧照。片方供图
看点1
真实动人 取材于众多第一书记的经历
脱贫攻坚,似乎离城市观众非常遥远。事实上,《索玛花开》虽然题材宏大,但很接地气。
这部剧的导演、总编剧王伟民执导过“四川造”电视剧《彝海结盟》和《我的1997》。拍商业片出身的他,深谙讲故事之道,《索玛花开》以女性第一书记的视角来描写扶贫攻坚,讲述经济学女博士王敏到艰苦的谷莫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这部剧吸收了很多真实的扶贫故事,参考了全国各地第一书记的真实经历。我们看了大量资料,得到很多真实的扶贫事例。”王伟民说。
为了让电视剧的故事更加鲜活,《索玛花开》还添加了爱情、亲情,以及扶贫干部和老百姓之间的情感,让扶贫干部的形象有血有肉。王伟民透露,他还在《索玛花开》的结局埋下一大“泪点”,相信看到最后的观众都会被电视剧感动。
王敏的饰演者王力可告诉记者,一开始接到剧本时,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角色,因为题材离她的生活比较远。“但是看完本子以后特别感动,我觉得这个题材特别难得,女性第一书记表现了新时代年轻共产党人的形象,我演的时候很真诚地去体会、去感受。因为台词量特别大,有时候会出现口误,所以演每一场戏,都要跟导演交流这场戏该怎么去处理,我觉得自己真的就是第一书记,这个过程历练了王敏,也历练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