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早的“蓉漂”
成都有一个很独特的文化地理现象。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白居易等都曾旅居成都,形成“天下才人皆入蜀”的文化聚集效应。
历史上的“新经济”
成都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秦并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入蜀”。以卓文君家族为例,蜀国当时基本用铜,她的祖先带来了北方的冶铁技术。通过这种“技术移民”,竟成富可敌国的富商。
尽管现在事务缠身,成都图书馆副馆长肖平每天都会抽空看会儿书。几天前,他翻到流沙河写的《为成都人叫魂》这本书,才看开头就捧腹大笑。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要留流沙河在北京,“当时若从文仕前途考虑,定该拊髀雀跃,欢畅莫名。但我说不,不愿做北京人,仍愿徇我灵魂之所安恬,做我的成都人。”
实际上,肖平是客家人。虽然从小就被喊“土广东”,但他从不反感,“说白了,大家都是外来的。”
肖平曾对天府文化进行过研究,他认为“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特征,来自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很多文化的碰撞之间产生出来的。
有一种文化,叫包容
客家话在成都,几百年未消失
“从人文环境来看,成都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肖平告诉记者,历史上几代蜀王,出处都不一样,有云南和湖北的,也有其他不同文化的部族。到秦并巴蜀,“移秦民万家入蜀”。
以卓文君家族为例,蜀国当时基本用铜,她的祖先带来了北方的冶铁技术。通过这种“技术移民”,竟成富可敌国的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