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请放心,我不会把同学们的教育和前程当赌注。”陈立群说,自己说不清会在台江支教到哪天,但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感始终如一,目前开始的第二年支教就是用行动给出的最好答案。
台江县民族中学高一(1)班学生杨骏是今年台江县的中考状元,他坦言,初二时就开始谋划外出上高中,如今选择留在县里读高中,就是看中现在民族中学的好学风和新面貌。
陈立群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在台江做一辈子校长,尽快在当地传播尊师重教的理念,留下学校管理、教育改革的经验尤为重要。
他把全县的校长都组织起来,一起交流、分享经验,全县已有18位中小学校长分成6批,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跟岗学习。他找出版社购买自己过去写的10几本教育类书籍,签好名字带在身边,随时送给老师学生。
他把深山里一个村小教学点的照片设置成了自己的微信头像, 那个教学点只有一名老师,教室四面透风,连稍微挡点风的尼龙布都没有。他想提醒朋友圈里的人,要有尊师重教的心,才可能有长远脱贫致富的路。
支教一年后,陈立群迎来了第一张“喜报”。今年高考,全校900多名学生中,有43人考上一本,294人考上二本,本科上线率达到了40%左右。全校99%的学生上了专科,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虽然成绩还达不到“黔东南州最好的学校”,但短短一年的进步有目共睹。陈立群想给全校鼓劲。他和老师们带着鞭炮、荣誉证书和大红喜报走进村里,送到学生家中,围观的乡亲很多,鞭炮放得很响,大红喜报高高贴在村寨入口的地方。
他觉得荣誉证书仅有学校的盖章分量不够,又跑到县委县政府,与赵凯明商量,在每个荣誉证书上盖上了中共台江县委、台江县人民政府两个章。考上本科的人手一本。
“要让全村人知道这个喜讯,唤醒老百姓读书光荣的意识。”陈立群说。
今年教师节,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郭华巍拨通了陈立群的电话,向他致以教师节的问候,他很欣慰。“一个人无论当多大的官,多么富有,最终能够让人们记住的是对社会的爱和责任。”陈立群说。
不久前,陈立群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的儿子通了个电话,儿子告诉他,想去黔东南州和学生们见见面,聊聊心得。陈立群很高兴,他希望儿子也能加入传播教育理念的队伍,让山里孩子从小就有个远大的成才梦。刘春媛 记者 白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