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将聚焦优化完善规划布局、调整优化畜禽结构、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进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推进畜产品品牌化创建等五大重点集中发力。
四川将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畜牧业,宜牧则牧、宜草则草;调整完善县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明确养殖总量和具体区域位置并向社会公开,高寒牧区草地(湿地)要重点引导调控畜牧业生产量,逐步消除超载过牧;禁养区外的种畜禽场、养殖场要明确养殖品种、规模、总量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设施设备等建设标准和运行要求。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建设,引进优质高产畜禽品种,推广地方特色优势品种,形成品种优势,推进畜禽种业大省建设;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扩大“粮改饲”试点,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实施,大力发展牛、羊和小家畜禽,稳步提高除生猪以外的其他畜禽产业比重,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畜种结构。
四川将根据产业规划布局,采取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合作等方式,引导养殖专业户、散养户共建联建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持续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引导规模养殖场新(改、扩)建全环控、低耗能、环保型的高标准圈舍,支持规模养殖场配置完善的粪污收集、处理、储存、利用设施;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清洁畜牧业、循环畜牧业,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每年创建一批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第三方集中处理等模式,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产区配套发展沼气集中供气、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
为推进经营方式转型升级,四川将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整体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行业排位靠前的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四川省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鼓励和支持种畜禽场、养殖大户、营销大户牵头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中小养殖农户融入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农民工创业培训公益性服务试点,推动养殖农户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型;加快发展动物保健、饲料兽药产品直供、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肉食品冷链物流和冷鲜肉直销点、养殖废弃物专业化处理利用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