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成刚告诉记者,父亲周善贵在宜宾一医院入院后,用了3天时间做完常规检查,经宜宾一医院医生会诊,决定于24日上午做手术。23日下午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医生开具了抗生素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的处方,用以降低周善贵的耐药性。
“7月23日下午2时许,刚输了3分钟,(父亲)出现呼吸困难、手脚乱蹬等严重不良反应。”周成刚说,他以为是液体输入太快,将滴入频率降低,却未料两分钟后周善贵呼吸停止。医生闻讯赶来抢救,当即转入重症监护室,6天后宜宾一医院确认周善贵是药物过敏。
8月4日10时许,北京301医院的专家对周善贵进行远程会诊。遗憾的是,专家会诊3个小时后,周善贵被医院宣告死亡。
后经四川金沙司法鉴定所鉴定,周善贵系左氧氟沙星致过敏休克死亡。
周成刚称,7月23日下午4时许,也就是周善贵发生不良反应2小时后,家属便主动找到医院要求封存病历。但直到24日下午接近6时,医院才对病历进行封存。此后,家属提出病历中多处周善贵及家属的签字涉嫌伪造。
求助医调委,确认医院有责任
死者家属称,事后曾多次前往医院维权,但协商无果。之后,死者家属向宜宾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提请调解,参与调解的宜宾二医院(同为三甲医院)、三医院专家合议后确认,宜宾一医院存在抗生素使用依据不充分、给过敏体质患者输液左氧氟沙星缺乏密切观察和重视、存在过快输液问题、病历仿签违反病历书写规范等,建议院方承担30%~40%的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