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深化改革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巴中誓让31万余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又到一年中秋时,位于大巴山米仓山南麓的巴中市又有新气象。
9月15日,晨雾中的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新居里不时传出孩子清朗的笑声。饭桌上摆放着青椒炒腊肉、凉拌黄瓜、干煸四季豆、冬瓜丸子汤4道菜,杨志甫一家5口人正吃得津津有味。
这是九月十七日在平昌县驷马镇当先村上空三百米处航拍的画面。当日是中秋节小长假最后一天,各地游客在驷马河中开游艇、坐游船,享受假日生活。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从木板房到土坯房再到砖瓦房,61岁的杨志甫30年搬了3次家——从食不果腹到解决温饱,再到天天能吃上肉;从没学上到孩子走1小时山路上学,再到如今村小距家仅几十米。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如今,在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还有31.83万贫困人口的巴中,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杨志甫一样,正过上甜美的日子。
为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巴中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和脱贫攻坚难题。
指标换资金 宅基地“活”变良田
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辖区面积的90%,生产生活基础差,长期以来,不少农民与贫困相伴。“但生态优势明显,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空间大,盘活土地资源,建设旅游强县,实现绿色发展,是平昌统筹城乡、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平昌县委书记蒲开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