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2岁的余昌权老汉是贵州修文县龙场镇朝阳村阳早五星组的村民。提起他,了解他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称他是“愚公”、“铁人”、“笑与癌魔抗争的硬汉”、“致富能手”。近年来,他虽患肠癌,左脚又残疾,但他在当地农村信用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乐观在和疾病作斗争的同时,勤劳致富不减当年。
当年的“愚公”
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余昌权准备利用他家附近土山地的有利条件,试种多种果树、多种蔬菜。经过两三年的发展,他家尝到了甜头,每年水果、蔬菜收入都在1万多元。他准备扩大发展,但因他家这里不通公路,物资运输全靠人工背挑,严重制约了他家发展。为改变交通状况,加快致富步伐,1995年初冬,他就和妻子带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拉开了全家挖山修公路的序幕。经过全家人三个寒冬的奋战,终于修通了一条长约1.1公里、宽3米,通达自家房后和耕地边的土路。路通后,他家在信用社贷款1万元购买了一辆货运汽车。
路通了,运输物资的车有了,余昌权一家人发展的干劲更足了。他家又在信用社2万元贷款的支持下,他率领全家把过去以种包谷和稻谷为主的土地,改种果树和蔬菜为主,从粮农变成了果蔬农。逐步地,经济收入从过去的一年1万多元增加到4万元左右。投资10多万元修起了270个平方米的新居。
要想更大发展,他家10年前修的那条土路由于路面太差、又绕路弯又多,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了。于是余昌权又向村民们调整土地或征拨土地,于2009年8月18日,率领全家投劳投资开工修建一条长400多米,宽4米的大道动工开建了。次年2月,这条投资10多万元,有桥梁、两边砌堡坎的的水泥路通车了。这条道不仅路面好走、且比10年前修建的那条道离家缩短了三分之一,他家发展的道路更快、更宽、更长了。
虽患重病 阻挡不了他继续勤劳致富的路
天有不侧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余昌权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2010年下半年,他因肚子痛得厉害从修文医院转院到贵州省肿瘤医院治疗,经医院检查为肠癌。经过多次手术半年的住院治疗后,病情逐步得到好转,半年出院后回到了家。房漏又遇绵天雨,不久,他的左腿又因病变形行走困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