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继7月25日首场新闻发布会的召开,紧接着7月26日,成都市召开该市关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新闻发布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此次的主题聚焦“军民融合”。该主题甫一抛出,即成为各路媒体关注的热点。
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国家赋予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鲜明的任务。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城市,以及国家国防工业的主要承载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积累了丰厚的军工资源。国之使命之下,成都将怎样运用自身的发展基础、怎样创新方式,去突破个中难点,并形成经验?
目标:“十三五”末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给出了一个“大目标”——成都将通过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力争在“十三五”末,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1500亿目标”的确定,是基于成都已有的基础。据了解,成都目前拥有军工保密资质的企事业单位有318家,数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三,直接或间接参与军工科研生产配套及服务的企业千家以上。包括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集团、兵装集团等多个军工集团在成都均有布局,1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则是构成“民参军”的庞大后备力量。
当天,成都发布了实现“1500亿”目标的具体路径,即积极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军民产品融合、军民资本融合、军民人才融合“四个融合”,积极构建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产业体系,以及以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园区体系,后者将在今年内全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