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强协同创新,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民参军’,促进军工企业‘军转民’。”今年上半年,德阳市经信委主任蒲正多次带领德阳装备制造企业和职教学院负责人前往成都、绵阳考察。
放大做强德阳千余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优势,为成都、绵阳两地军工主机企业提供专业产品配套,组建军民融合发展产业联盟,推进军工科研项目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成果转换等,着力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通道,成为“德阳路径”。
目前,德阳具备军工生产资质企业12家,另具备军工生产能力的企业近50家。未来,加强成德绵协同创新,德阳将重点参与重型燃机、发动机零部件、舰艇动力系统等大型产品的研发制造。同时,借力制造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核技术、新材料等产业。
关键词
平台载体
广泛搭建
汇聚创新型经济“新动能”
创新无极限,平台是关键。创新创业离不开平台支撑。
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广泛搭建平台,建立合作,成为德阳建立产业研创新机制的有益探索。目前,德阳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国技术交易所等18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起一大批产业技术机构和信息服务平台,已有43个优质项目在德阳落地转化。
目前,“德阳中科装备表面功能再制造技术中心”等7个专业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四川大学每年还专项安排300万元的校属资金,与德阳共同设立每年800万元的“校市科技合作资金”,专项促成新技术项目在德阳落地转化。
不断完善自主创新平台,德阳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实验室6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四川省级高水平研发机构3家,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家、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创新型企业267家。
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链条式孵化体系,德阳新建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园10个以上,孵化场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与15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授信4000亿元,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出资1亿元,设立“阳光天使投资基金”;参与共建“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和专利运营试点……
引导产业上下游“抱团”创新突破,3月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德阳成立,以东汽为主的燃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民航飞行学院、二重为主的通用航空及航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德阳已完成燃气轮机、石墨烯等6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通信铁塔等产业联盟,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