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里说,国家‘以房养老’要扩大范围。我们社区几年前就有老人参加了,我也想‘以房养老’,但社区说现在已经不让再参加了,这到底咋回事?”7月18日,德阳市旌阳区旌阳街道北光社区居民谭婆婆通过四川日报民情热线(028)86968696和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求助。
中国保监会7月18日宣布,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将扩大范围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
其实,早在4年前,谭婆婆所在的北光社区就开始自发探索“以房养老”。这个“草根探索”现状如何?谭婆婆为何被拒?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来到北光社区调查。
4年前
北光社区11位老人“吃螃蟹”
7月18日,德阳市旌阳区北光社区,85岁的谭婆婆又一次找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前琼,请她帮忙张罗“以房养老”的事情。看到同小区的几名老人通过社区签了“以房养老”协议,之后“生活有人照料,想喝茶喝茶,想买啥买啥”,谭婆婆有些心动。
这已是谭婆婆第五次找社区要求参加“以房养老”了。和前几次一样,吴前琼没有答应。
面对记者,吴前琼略显尴尬:“我们不敢再扩容了,由社区牵头做‘以房养老’,法律上找不到依据、政策上也找不到支持,怕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