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市两场”
促进成都产业转型升级
进入21世纪后,全国各地掀起临空经济的规划浪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临空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机场建设已不再仅限于满足客货流输送,而是进行临空经济的打造。围绕机场可以形成物流产业、自由贸易区、高级住宅区和高精尖端技术产业区等,这是临空经济对城市的吸引力。
毫无疑问,成都正站在机遇的大门前。
今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于简阳正式破土动工,预计将于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建成后,该机场将跻身为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成都也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项目总投资为718.64亿元,可带动相关工程投资逾3000亿元,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对促投资、稳增长,巩固强化成都航空第四城地位,打造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加速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推动长江经济带与南北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座机场将采用“互补模式”分工定位,实施差异化的市场划分和运行管理。近期,双流机场将保留适量国内业务,将主要国际业务和部分国内业务放在天府国际机场,两机场的业务规模大致相当。远期,双流机场将重点优化国内精品航线、发展西南地区公务机基地,天府国际机场将扩大规模,打造为国内领先、且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枢纽机场。
还有更具体的规划。目前,成都市正在编制天府国际机场现代国际空港新城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发展以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保障为主的航空服务业和以航空装备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