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业形势较好。6月末全省城乡就业总量48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4.2万人,增长 1.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8%;二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4.23%,仅比去年同期略涨。
物价稳定。上半年,四川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比全国低0.1个百分点,呈现温和上涨态势。熊建中表示,CPI并非“普遍涨价”,而主要受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10.2%,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
三大民生指标的平稳运行,既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能有效稳定居民对于经济运行的预期,将为四川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基础的稳定环境。
进在何处?
结构持续调整、去产能取得成效
在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保持平稳运行的四川经济上半年不乏亮点。
“稳中有进”的经济态势,“进”在何处?熊建中认为有三个方面。
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亮点之一。去年底,四川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40%,今年上半年则达到42.6%,和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提高。“服务业占比的大幅提升,使得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加速优化。”熊建中认为,这样的趋势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规律——经济要素加速向服务业聚集。
产业结构内部的优化调整也在加速。
一方面,新的发展动能在聚集: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比全省规上工业增速高2.4个百分点;新产业增长加快,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9.5%;新产品释放增长潜力,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4.3倍,城市轨道车辆增长2倍,智能手机增长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