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渠道无处不在,服务的可获得性远超传统银行,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正是运用普惠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营销渠道的虚拟化和无限性,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粘性,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人口的进一步集中,互联网金融可能获得井喷式发展,消减农信系统引以为豪、赖以生存的本土化优势,也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熟人经济结构,农信机构的生存空间将大大压缩。
传统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变
金融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首先体现的是它的工具性,传统银行完全可以加以利用。今年来传统银行在此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工行、建行的网上商城;民生银行、贵阳银行的直销银行;包商银行的小马bank等等,贵州农信也有所尝试,比如贵州省联社正在开发的“贵农云”系统等。这些尝试中,渠道革新和技术创新尤为重要。未来的银行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渠道之争,渠道革新可以打破传统银行现有的地域管制,更有利于地方性金融机构主动融入全国性的金融大市场,从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利用大数据思维的信贷技术创新,可以将传统银行多年收集的客户信息转化为信用数据加以利用,提高服务效率,实施有效风控,如贵州农信实施多年的农村信用工程,完全可以运用大数据方式进行改革,将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化,彻底革新我们的信贷流程和风控技术。
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
与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相比,传统银行目前仍具有强大的杠杆优势和平台优势,双方可以借力发展,优势互补,形成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比如上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优势的小额信贷业务(目前主要是20万以下的无担保贷款),传统银行就可以采取业务外包、代理销售等方式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集约式的运用资金,获得规模收益,同时利用互联网金融渠道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