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笔钱用来装修房屋,还是拿来收购虫草?”6月4日,在甘孜州乡城县尼斯镇杠色村,村民泽仁拥中与哥哥四郎彭措商量着家事。两天前,泽仁拥中从金融助推甘孜州脱贫攻坚工作会上领取到5万元贷款。“有了钱,才能谈发展,才能谈脱贫。”甘孜州向领导干部反复强调。如何找到钱,从而为脱贫攻坚“输血”“造血”?甘孜州进行了有益尝试。
三大领域亟待“输血”
“我的意见是用这笔钱把房子装修一下,顺便添置些家具。”没等哥哥开口,泽仁拥中先表态,家里的房子还是20年前修的,因为家里穷,至今未装修。
杠色村平均海拔3680米,有17户农户125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经过反复摸底,杠色村被确定为贫困村,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75人,泽仁拥中家是其中之一。
县县都是贫困县,乡乡都有贫困村,村村都有贫困户,这是甘孜州的贫困状况。“2015年我们的财政收入30多个亿,而各项支出300多个亿。”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说,脱贫攻坚,除国家、省的财政、项目等支持,想方设法寻求金融支持是不二选择。
经过认真梳理,当地发现群众住房建设贷款、返乡创业就业贷款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是最需要的三类贷款。“这些是保证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基本条件。”甘孜州政府金融办主任周雪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