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成都市建设路商圈内生活的居民商家,只要拨打一个“预约电话”,10分钟时间,手中的生活垃圾就能被专门的垃圾清运车带走,就像收快递一样“上门取件”。
一系列的人性化举措,体现的是成都管理的人性化思路。它正在努力缓解城市管理与市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此外,成都还探索建立街办广告招牌设置服务专员、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等制度,拓展为民服务的领域和空间;大力推进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金堂转龙镇农村环境治理、新都川音校园周边整治等环境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提供了成功范例。
法治化
推动法治化法制先行
共建共管经验一一涌现
针对居民对辖区环境卫生诸多不满意,黄忠街道办从居民中选出了37个委员,为环境卫生打分,以此来督促环卫工作。2014年12月12日,黄忠街道公民议事会正式宣告成立。自此,黄忠街道的环卫作业考核,由以往的区(市)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的两个比例4:6,变成了区(市)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公民议事委员会分别按4:3:3比例进行考核。
这只是成都城市管理法治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在成都,公众有序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并不少见:市民参与“白色垃圾”源头治理、水井坊街道“一街一公约”、双流区航空港商家自治、蒲江县广告商圆桌会议等城市治理经验,城市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推动法治化,法制先行。去年,成都市城管委调研完成了《成都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起草工作,制定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建立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和执法过程记录制度,开展城管执法队伍队容风纪专项督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