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地域来看,目前除江浙等民营企业发达的地区外,中西部许多省份也表现出申请设立民营银行的热情。去年,云南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均下发通知,提出要推动民营银行落地。福建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金融消费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并表示新设3-5家民营银行是基本目标。
从参与民营银行筹建的主体来看,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仍是主力。不仅重庆富民银行的筹建主体是上市公司,其他正在等待批复的民营银行不外乎如此。据了解,塔牌集团、宝新能源和超华科技将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作为一般发起人,联合设立广东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客商银行是广东唯一一家入围第二批12家进入论证阶段的民营银行。
两因素成平稳起步关键
尽管民营银行的“第二军团”即将迅速扩容,但面对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高管团队的快速组建和人才的迅速补充无疑是首当其冲的考验。而团队组建的同时,如何实现差异化的特色定位以保证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则成为影响民营银行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如此背景下,随着第二批民营银行的陆续获批,新一轮的银行业人员流动或将上演。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无疑将成为人员流出的“重灾区”。
“目前民营银行发展规划较为稳健,注重长期的风险管控,不急于盈利;深耕细作特色业务,细化市场定位,不盲目扩大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在培养人才方面下工夫,积累风险管理经验。”尚福林对首批5家民营银行的总结无疑反映了监管层对于民营银行差异化定位的关注,而这也恰恰是民营银行自身能否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