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红灯笼高高挂,又是一年春来到……”春节期间,中国人往往习惯热热闹闹迎接新年,但在被誉为“博士之乡”的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和平社区,却是一番宁静景象。
临近春节,记者驱车来到川陕交界的和平社区,只见一幢幢房屋静静矗立,屋前是正在看书写字的孩童,田间有些许老人仍在劳作,小镇内满是宁静祥和之感,蜿蜒的乡村公路旁立着一块写有“博士之乡”的指示牌。
一个常住人口仅一万的小镇,人才辈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和平社区累计“走出”了21位博士、42位硕士,目前仍有20位研究生在读,被人们称作“博士之乡”。几十年来,周边乡镇的人谈起和平社区,总是会竖起大拇指夸赞:那里的娃娃读书相当得行!
新春之际,和平社区没有张灯结彩且稍显冷清,这让到访的记者颇感疑惑。“我们这里的人比得不是哪家有钱房子漂亮,而是比哪家的孩子读书成绩更好、更争气。”曾在和平小学任教的退休教师吴振孝说,在和平社区,一直保持着“尊师重教、勤俭实际”的民风。所以就算过年,“博士之乡”也很难看到繁荣的迎新布置。
吴振孝告诉记者,和平以前是一个乡,现在是一个社区并入了渔溪镇。由于当地山高地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百姓挣钱不易,生活也相当节俭。“知识改变命运,大家深信这一点。”吴振孝讲,当地人大多把节省出来的钱供子女读书,以期后辈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