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际上,多位销售商也表示,就是在2014年,他们已经嗅到了玛咖疯狂背后潜伏的危机。
猝然崩塌
经销商不见了,“今年栽了”
遥远山村里的种植户们,也并非完全不知道这些危机信息。据史云海介绍,以格萨拉韭菜坪村为例,在2015年,全村350户村民,基本家家户户都在种植玛咖,最多的村民种植了四五十亩,最少的也种植了五亩,“当时我们还开会告知村民,攀枝花市场有风险。”不过,很多人并不听劝,盲目扩张种植。
风暴猝然而来。
今年春节前,韭菜坪村的村民们感受到的最明显变化就是,前两年的同样时候,收购商已经驻进村里,忙着收购。但今年,收购商们不见了踪影。见到有陌生的车辆经过村里,不少村民都试图上前问问是否来收玛咖的。然而,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一个销售商也没有等到。
史云海等人打电话联系了云南、海南、成都等地的收购商,得到的答复都是,“今年行情不好,不收玛咖。”至此,大家才意识到,“今年栽了!”
据史云海介绍,截至2016年2月初,全村仅仅通过网络等渠道艰难售出去一千余斤玛咖,不足总产量15万斤的1%。就在记者到访前,曾有人到村里来买鲜玛咖,只愿意出1块多钱每公斤。
多位销售商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015年,一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严重加剧,二是一些大型企业不再收购玛咖原料,三是此前炒作资本的撤出,都是玛咖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