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滇南馆位于宜宾旧城核心区,中糖公司在受让滇南馆土地时,就打起了该宗地商业开发的如意算盘,准备盖商业大楼让企业翻盘。然而此时,中糖酒业被国土部门告知滇南馆是文物,土地被冻结。中糖酒业手里的土地成了烫手山芋,既不能开发,又不能转手套现。“前几年很多开发商有意购买该宗地,后来大家都知道办不了手续,无人问津了。”杨月华说。
难协调
涉及私产修缮工程难推进
史料称,滇南馆“建筑群布局巧妙、形制宏伟”。爬上信义街一幢九层建筑,即可俯瞰滇南馆全貌,遗憾的是部分建筑已遭火毁,只留下废墟,另有部分青瓦屋顶被钢棚取代,显得不伦不类。建筑群中一个巨大的四合院里,有个圆穹顶形建筑完全荒废,房檩和瓦片间缠着五颜六色的塑料布。“滇南馆毁损已经非常严重,西跨院要垮完了。”宜宾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郭振痛心疾首。
“保护文物,修缮滇南馆,我们举双手赞成。但在修缮滇南馆之前,应该先解决公司和政府之间关于这块土地的问题。”杨月华说,拥有滇南馆土地产权的中糖酒业仍有54名在职职工,而职工楼有36户,均取得了房屋产权。杨月华认为,政府出资修缮保护滇南馆文物是好事,但拥有私产的职工可能会有不同意见,需要尊重和协调。宜宾文广新局副局长邹鸣琴也坦言,“如果中糖酒业及其职工不配合,修缮工程难以顺利推进。”
滇南馆日益破败,文物保护部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邹鸣琴多次带人前去文星楼和书楼调研。虽然土地产权纠纷仍存,但邹鸣琴的团队仍在抓紧制订两楼的修缮保护方案。
比邹鸣琴更着急的是杨月华。“滇南馆宗地,既不能用,又不能卖,公司左右为难。”在中糖职工们看来,只要按现在的市场价把土地卖掉,就可以清偿债务。2013年,在政府没有主动接洽的情况下,中糖酒业公司以文件形式向宜宾市商务局请示,再次请求解决土地资产等问题。但是,因为私产和文物保护的冲突难以协调,至今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