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短评
发动群众要讲清楚利弊得失
□欢歌
透过当事人的讲述,似乎还能感受到龙池村村干部引领乡亲们致富的火热心情,然而火热的心没有带来火热的丰收场面,反倒是带来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发展僵局。这固然有着客观原因,但基层干部在引领群众发展产业过程中,也确实显得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群众是主体,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然而,调动群众积极性,不能只靠激情,更不能任性蛮干,必须要在理性全面调查项目可行性和风险度的前提下,把利和弊,把得和失,把可能赚与可能赔的几率讲清楚。如果只让群众看到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不看甚至忽视其间暗藏的风险;只说项目成功后的获利,不提可能遭遇的挫折和损失,如此调动起来的积极性,看似火热,实则脆弱,好比美丽的肥皂泡,一遇风雨便会破灭。更严重的是,如果不把情况和可能预判给群众讲清楚,不让群众自己来选择决定,一旦产业发展受挫,让群众发现措施的失真、失准、失精之处,影响的不仅仅是一时的脱贫效果,更可能会影响群众发展新的产业的积极性和勇气,乃至影响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号召力。
回过头来看,如果龙池村在发展新产业时把利害得失论证得清楚一些,或者利用农业保险把风险化解得更小一些,或许能在产业发展上往前走出一步。但失败却也提醒我们,抓脱贫攻坚这一头等大事,既要看得远,也要走得更实;既要只争朝夕、又好又快地抓,更要防止基础不牢的快、不可持续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