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隆口岸管委会副主任拉贵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吉隆口岸受制于基础设施不健全、樟木口岸兴起等原因,开始走向萧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先后撤出,中尼两国边民只停留在零散商品、小额自由贸易。
2014年12月1日,沉寂30多年的吉隆口岸正式扩大开放,开始重拾荣光。
2015年,突如其来的尼泊尔“4·25”地震令樟木、吉隆口岸严重受损,尤其是地震之前承担着西藏90%以上的边贸和中国90%以上的对尼贸易的樟木口岸。樟木当时全城撤离,受制于地质状况不稳定,口岸至今仍处于闭关状态。而地质相对稳定的吉隆口岸则于2015年10月13日恢复通关,并持续加大重建力度,扩大开放。
拉贵介绍,从恢复通关至当年底,吉隆口岸贸易量迅速达到6亿多元(人民币,下同),人流货流加速增长。“这在过去很难想象。”
而据拉萨海关统计,2016年1至10月,西藏吉隆口岸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进出口总值达到2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8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