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带着头盔,骑着摩托车,每天穿梭在贵阳的两城区,奔波30多公里,打开36个邮筒收信件。这是钟正斌从2009年工作以来每天的固定动作。
现今43岁的钟正斌是贵阳市两城区唯一的信筒邮差。
钟正斌打开一个空邮箱,正在扫描信筒内的条纹码,把信件数目信息传送到邮政中心信息库。 李婧 摄
在位于贵州师范大学附近的信筒内,钟正斌收到了几封信件。 李婧 摄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人们的通讯工具越来越多样化,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联络工具,写信和寄贺卡等传统沟通方式正慢慢成为历史。
“以前每天收的信件都有上千封,现在每天多的时候几十封,少的时候几封也在收。”钟正斌说,目前贵阳市两城区只有36个邮筒在运作。
收寄这36个邮筒的信件是钟正斌工作的全部内容,每天他都需要到这些信筒的摆放点逐一开箱。钟正斌说,按照规定,开箱的时间可以迟到,但是决不允许提前,这样才能保证市民当天的寄的信件不被耽搁。“即使我提前到了,也要等到开箱时间才能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