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日,天空飘着小雨,罗江县鄢家镇灯盏村11组村民赵金龙却不敢在家歇息。他和妻子杨素珍满身稀泥,忙着将冬瓜搬进面包车运送到白马关镇,“得抓紧点,12点那边就没人了。”
几天前,赵金龙的冬瓜还乏人问津。两口子从愁得睡不着觉,到忙得不亦乐乎,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不断有买家找上门,但是看着地里随处可见的大冬瓜,两口子仍然不知道该销往哪里。
“去年菜贩子直接到地里拉,40多吨冬瓜销路快得很。”想到销路好,赵金龙今年把冬瓜的种植规模从60亩扩大到100亩。10月初,眼见着日益成熟的大冬瓜,赵金龙却发愁了:原本早已联系好的菜贩子,不仅把价格压低,而且来拉了两、三吨就不来了,“听说今年冬瓜到处都丰收,卖不起价。”老实巴交的两口子无奈之下,只有寻求村支部书记廖奎的帮助:产量估计有60吨的冬瓜,总不能烂在地里吧?
得知这一情况后,10月14日,村支部书记廖奎又报告给了鄢家镇党委书记肖勇。“农民辛辛苦苦好几个月,肯定不能袖手旁观。”到赵金龙家了解情况后,肖勇随即制作微信网页,自己写文案、配图片,一气呵成。当天下午,一条名为《紧急求助 鄢家镇灯盏村11组60吨冬瓜滞销》的微信文章就在罗江人的朋友圈里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