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进平台体系建设成为该区吸引创新创业的亮点。为降低创新创业者入驻门槛,该区采取政府自建、与高校合建、鼓励民营自建、与民主党派联建等方式,通过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积家工业园、东虹科技、省九三学社等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合作,共同打造了“文化科技产业园”、“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九绵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平台内水、电、宽带一应俱全,众多创客只需“拎包入住”,可免费使用物管、水电、网络两年。目前该区已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平台5个,总面积19000余平方米,年内力争新搭建孵化载体30500平方米,5个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70余户。1-6月,全区通过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9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64.66%。
该区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创新创业注入了活力。该区组建了专业化服务团队,每周在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心无偿为新成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办专题讲座、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同时,成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引导、支持产业示范园内的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截至6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总数达到687家,其中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7家。年内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0家,与2家院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注重发挥企业、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仅去年,全区研发支出就达到1.5亿元,申报专利407件,授权专利160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92.2亿元。截至目前,园区已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3个,有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省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技术中心10个,各类企业技术中心30余个,集中在数字视听、软件、新材料、化工、食品等方面的有效发明专利5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