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金融时报》: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广东农信进行过怎样的实践?
周高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决定农村金融发展的数量与质量。2009年,广东云浮市郁南县开展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县级征信体系,并带动了信用村、信用户的建设,建设政策性担保机制、贷款贴息机制,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健全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实现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郁南县信用村、信用户建设为广东乃至全国农村征信体系和金融生态建设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农村金融时报》: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机构数量种类多、差异大,整体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都比较突出。为防范化解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应如何建立起符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实际的的互助救助体系?
周高雄:首先,应建立地方与中央“联防”的工作机制。宜由省级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联合“一行三会”驻当地机构及各重要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起全辖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应急工作机制。
其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率先建立起“百家救一家”的应急互助机制。由省级联社组织领导,建立由省内农合机构自筹自建的金融风险互助应急资金,发挥农信系统特有的“组织品牌”优势,实现“一家有难,百家支援”。风险互助资金救助运用程序按照“法人机构自救——地区同系统援助——人民银行退回存款准备金救助——大系统应急互助资金救助——申请人民银行紧急再贷款”的风险救助路径,妥善处置农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等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