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是要实现“同生共荣,联动发展”互动机制的新突破。首先针对广东省还有20家高风险农合机构(监管评级在5A级及以下)的实际情况,省联社积极协调已改制的18家农商行通过向20家困难联社入股、联合管理、业务合作等开展定向合作。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联社,根据风险化解和改进管理的需要,适当放宽定向合作机构的持股比例。其次广东省联社研究制定了《关于广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意见》,全面部署转型升级工作,提出“雁行升级”计划,即农合机构在推进转型升级行动中,按各自发展实力和基础,按“雁行”列阵,这样既保持各个法人机构独立的地位,又保持相互合作和支持,抱团取暖。
《农村金融时报》:对于定价机制,中国农村金融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突破?
周高雄:精细化管理、差异化定价。农村金融机构经过改革试点阶段的“急行军”,业务规模虽然发展较快,但迫切需要迈稳脚步来解决粗放发展遗留的问题,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涉及到决策、营销、内部管理、业务流程、资源管理、内控管理等。对于农合机构来说,推进利率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精细化最为迫切。
广东省联社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分批推进”的原则,根据辖内机构发展状况分类推进FTP、信用评级、资本管理和管理会计等项目的建设,对存贷款的价格进行科学测算,形成有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以此为工具,完善差异化定价的指导。对于业务流程精细化,广东省联社在继续推进流程银行改造的基础上,综合辖内机构发展经验,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的实施办法》,对辖内机构的产品服务创新流程进行了梳理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