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坛上,广东省联社理事长周高雄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机构都必须回归金融的本质。农村金融具有特别的生存发展意义,除了回归金融本质外,还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环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出发,找准市场定位,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谋求新的突破。
论坛期间,《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对周高雄进行了专访。就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丰富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加大普惠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等措施,形成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让普惠金融阳光照耀更多的微小经济体,促进其科学发展等问题,周高雄给予了充分解答。
从一个资不抵债870亿元的烂银行改革发展成为所有者权益达1600多亿元的好银行;将一个总资产6300亿元的小银行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2万亿的大银行,广东农信10年来在发展农村金融、解决“草根”金融配给的缺位问题、完善农村金融的便利性和覆盖性等方面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为此,《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周高雄。
《农村金融时报》:中国农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周高雄:中国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农村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中国农村金融的核心价值就是各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中创造新价值,取得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