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自2012年的淘金贷事件引爆P2P平台跑路风波以来,P2P就一直被冠以“三无”的帽子:无准入门槛、无行业规范、无监管机构。这让这个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的行业始终摆脱不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观感,也让不少正规经营以谋求自身壮大的平台渴盼并呼吁监管的早日到来。
今年年初,银监会在结构调整中设立了普惠金融部,并将网贷、小贷和融资性担保等机构划归至该部门监管协调。许多业内人士据此感慨“终于找到了婆家”。然而,确立了监管部门后监管办法却迟迟未出台,让不少业内人士始终抱有“靴子何时能落地”的忐忑。此次《指导意见》的推出,在让监管思路落地有声的同时,也让监管细则这另一只靴子的何时落地成为了从业人士心中的再次期盼。
对于《指导意见》体现的监管思路,“严格”并不是王思聪一个人对其的评价。明确只有银行可以为P2P业务提供存管业务,以及限定P2P只能进行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这两项规定,让不少人大感意外。“《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了未来监管细则的走向,而且是出乎意料的严格。这个严格有一个背景,就是之前的股市调整。可以说是平台配资惹出来的祸,造成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还没有看得很明白。”王思聪说,“《指导意见》就已经这么严了,以后出台的监管细则可能会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