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大国家级平台共同发力,为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贸合作:“走出去”与“引进来”双管齐下
“跟高铁走出去!” 2014年,攀钢集团生产的重轨较往年增长5万吨。在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历看来, “一带一路”建设将为钢铁、水泥等产业的转移和市场开拓创造更好机会。今年开始,他们将加速在海外布局重轨的生产基地。
融入“一带一路”,分享全球机会——这不仅是攀钢的个体选择,也是四川企业的共识。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建设投资总额有可能会突破1.6万亿美元,而且还将撬动大量的民间投资,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四川该如何分享?年初,四川给出答案:今年我省将扎实推进 “一带一路‘251’三年行动计划”——
即在“一带一路”沿线中,筛选20个我省具有较大产业和贸易比较优势的国家,实施重点开拓、深度开拓。力争到2017年,与20个重点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沿线国家总额的85%以上,“双向”投资额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占90%以上,使之成为我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撑。
在20个重点国家中,优选50个“双向”投资重大项目,实施重点跟踪、强力促进。在全省现有近1万家外经贸企业中,精选100家与“一带一路”沿线有较好贸易投资基础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引导、形成示范。
4月23日,“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落下帷幕,两天时间内,423家境内外知名企业和知名商协会重要嘉宾等800多人聚集四川,签下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投资类合同项目842个,总投资额超过6000亿元。
未来,四川将着眼“一带一路”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推动产业、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合作,努力在全球产业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