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
推动在建的185个、总投资346亿元的重点工业及技改项目加快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02亿元、实现竣工投产63个。推动已签约总投资700亿元的190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300亿元。围绕“4+3”高端成长型产业引进和储备一批项目,重点争取央企特别是军工集团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大力推进军转民高技术产业链(第二批)项目建设,做好国家首批北斗导航区域重大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长虹集团、四川九洲等国有骨干企业改革,加速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年产值增长约18%。大力发展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互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绵阳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科技厅、财政厅、省国防科工办、省投资促进局等部门负责)
四、推动中关村政策“落地”实施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制定和落实好绵阳科技城推广实施中关村政策的相关实施细则、操作程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培训,优化政策实施各环节服务,确保政策全面有效实施。开展对省、市政策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及时调整完善,促进全面落实,构建与绵阳科技城发展相适应的省、市配套政策体系。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建立科技城战略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力争研究和推动出台国家层面支持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先试政策,在科技城范围内封闭运行、先行先试。推进军民融合机制创新,加强向国家部委和军队有关部门争取,推动军地双方联合搭建“军转民”和“民参军”的对接平台,建立与在绵军工单位联合推进军民融合的工作机制。探索开展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加快军民融合步伐,力争新增军民融合企业90家以上、总数突破450家,实现军民融合企业销售收入1800亿元,增长18%以上。持续做好国防重点任务服务保障,积极协助做好中物院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选址落户工作,加快“科学新城”建设。做好“空气动力新城”和“航空新城”建设服务工作,确保按照国家要求进度推进。(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国防科工办、绵阳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省地税局、省投资促进局、省社科院、省政府金融办、省国税局等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