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篇文章并没有起到平息风波的作用,反而引起了不少网友的不满。“茅台艰难地找了一个台阶,直接或间接地承认了一个事实:当年吹了一点。”知名媒体人王星调侃“总结一下:不要纠结过去,团结一致向前看。”另有媒体人总结,茅台这个回应,一是承认“金奖”有很多的质疑声;二是说自己标榜的“金奖”也不是指“最高奖项”;三是讲茅台成长不易和“民族品牌”不该被“责难”。是明显的服软和求饶。
中国营销学会副秘书长曾祥文对该文提出疑问:洋人的口碑,真有那么重要?没有真的,就值得付出如此代价弄假的?自诩为民族品牌,难道国人真金白银的支持不如洋人的随口一说?
有网友在微博后贴出网易“另一面”文章《茅台的巴拿马金奖:合力捏造的谎言》的链接,指茅台罔顾事实。据该文考据,新华社1955年6月27日电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茅台酒曾参加巴拿马赛会,被评为世界第二位”。1959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茅台酒之乡》写到:“1915年,世界各国在南美洲召开闻名于世的巴拿马博览会,我国的八大名酒也在参加比赛之列。当时,由于我国国际地位很低,外国资本家总想贬低茅台酒的地位……赛会只得把质量该属第一的茅台酒评为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白兰地。” 2013年12月,茅台在深圳发售“茅台金奖百年纪念酒”,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在活动现场表示,“巴拿马金奖”成就茅台世界级地位,“巴拿马金奖”从来都是茅台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事件。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被不少网友认为是“变相承认未获金奖”的这篇文章之前,茅台集团官博11时54分还发布了另一篇鼓吹“长在深闺人未识,碎瓶夺金天下闻”的茅台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夺金文章。网友认为,这种“精分”式的表态让人反感,表现出茅台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