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到武汉吃鸭脖
迷上“曲线回家”
此前的几年上学路、回家路可都没有今年这么潇洒。
2010年,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的王冬考入复旦大学读博士。从此每年都要从上海乘车回家过年。一直以来,从上海方向发往成都的客运线路被称为“运力紧张,是铁路运输的‘老大难’。”他正赶上了这样的“老大难”。
2010年,首次从上海乘车回家时,王冬坐的是经西安到成都,中间路过德阳的K字头火车,花了36个小时,“屁股都快坐掉了”。当时,他在上海排队买票就花了三个多小时。
之后的2011年,适逢宜万铁路客列正式运行,他选择了从上海经武汉,在利川转车后到达万州,再到成都、德阳。
王冬说,首次选择路过武汉,是因为他是个“吃货”,期盼到武汉吃鸭脖。没想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竟对转车有了热爱。
王冬的女友在福建。如果从上海坐直达车,就要花很长时间,而且都是晚上到。为了两人尽快见面,他更加执迷研究通过换乘,减少路程时间。
2012年,铁路部门推行了12306购票。王冬在网上买了“上海-汉口-武汉-襄阳-成都-德阳”线路的转乘票。当时的系统不比现在好,王冬只抢到四段车票,武汉至襄阳间的只好通过电话买,通过武汉的朋友取票。所以当时有四张是蓝色票,一张是红色票,至今想起来仍感到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