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上海到四川德阳,横跨大半个中国,这趟家怎么回,成为过去很多四川人的煎熬。对于在上海学习、工作的德阳小伙王冬来说,“曲线回家”曾是无奈之举。不过现在,转乘成了王冬的一种爱好,“这些年铁路发展很快,回家变得容易。多次换乘能让每次持续乘坐的时间减少”。
“换乘帝”王冬的春运回家史,其实也是中国春运史的记录和缩影。
今年春运的4次转乘,是川籍“换乘帝”回家史中的最后一次。
2月2日,博士毕业不久、在上海已经开始工作的29岁德阳小伙王冬,买下了上海至德阳2600多公里路程中,最后一段的火车票——成都至德阳的城际铁路客票。
此前,在2013年的归程中,他因买了8张票、转了7次车、节省了13个小时回家路,被网友称为“换乘帝”。在2014年初选换乘、最终选择直达后,2015年,他再次选择转乘。明年,准备带女友回家的他,计划将转乘史“封存”。
王冬表示,能成功中转多次的旅客多是“火车迷”,对火车比较了解。而他为了“快”,每次中转多会选择高铁、动车,一般旅客不必模仿,因为这样买票成功率会下降,且费用也会增加。即使“接力回家”,换乘次数也要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