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攀枝花40名中小学生家长,大约8成的家长对学生参与校园劳动都持支持态度。“现在很多娃娃在家从来不做家务,都是父母包办。”家住攀枝花东区的家长张先生认为,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是对孩子意志的一个磨炼,能培养小孩的动手能力。所以,劳动教育也必须从小抓起,参与校园劳动是必要的。
专家观点
劳动教育与安全监护都不可缺少
西昌学院文教院教授、教育心理学专家张永华表示,“劳动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适当的劳动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也是必备的生存本领之一。“只要不影响身心健康,没有超负荷劳动,还是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对他们成长有很大帮助。”不过,让孩子劳动锻炼一定要让他们力所能及,比如擦高处的玻璃窗,存在很大危险,这时候需要家长或老师在一旁小心监护,平时也在做好安全教育。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上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