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华西都市报收到4本读者作品,信里直言“求批评求指正”。来信者是达州市渠县的一名八旬老人郭俊,从事了42年的业余新闻工作。“这4本回忆录都是我这42年来的作品和经验,希望得到指正和帮助,贡献书中能用到的资料。”郭俊说。
正在写作的郭俊老人。
第一篇报道反响热烈坚持42年新闻写作
“我这辈子的工作一直是和水利打交道,业余时间却独爱写通讯报道。”今年已经84岁的郭俊,1949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考上干部,于1951年到区分委共青团工作。郭俊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看报。尽管没人发动,他对新闻报道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才21岁,记得那年渠县秋收正忙,我就有了记录渠县农业秋收赞美农民辛勤劳动的想法,立即写下一篇报道。”郭俊将自己的第一篇稿件给《川东报》寄了过去。“焦急地等了10天之后,我才收到了编辑的回信,还有3000元稿费。”郭俊笑称,那时工资微薄,3000元就是巨款了,但折算下来只相当于现在的3毛钱。
不少机关的同事和群众也看到了郭俊的报道,“很多人主动联系我,说我的报道做得好。看到他们这么信任我,我又一连写了3篇。”直到1992年退休,郭俊42年写了13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