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在线

宜宾绘画爱好者杨碧云独创玉米秆作画 民间高手演绎玉米杆上的艺术

2015-12-03 16:40:50 | 来源:华西城市读本 | 作者:邓烨

描摹到玉米秆上,也只是中间的一个插曲。真正体现画作的立体感,还需要由里到外的层次。杨碧云介绍,例如一朵玉兰花,描摹到玉米秆上后,还要用剪刀将每一朵花瓣、每一个枝条剪下来,逐个用电烙铁上色。花朵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光影响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玉米秆上色这部分,杨碧云认真地说道,就是将30瓦左右的电烙铁烧热,在刮净的玉米秆上进行碳化处理,颜色要想深一些,熨烫就要慢一点,颜色想要浅一点,熨烫时就要快一点,这些都要作画人灵活处理。

“待画中所有景色都处理完毕后,再逐个由内到外的粘贴到黑色绒布上面。”杨碧云笑着说,这部分就有点像拼图,但比拼图难的是,还要注意由内到外的立体感,这一部分还要创作人有一定的绘画悟性。

□对话当事人

我的画可保存千年还欲作《清明上河图》

相对繁琐的工序后面,每一个点滴都是杨碧云的心血。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妻子介绍,每完成一幅作品后,杨碧云都会很爱惜地将其装裱好,既是为了保护画作不受损坏,也是避免灰尘入侵难以清理。

杨碧云创作作品鹰

但杨碧云最自信的是,碳化出来的玉米秆是不会褪色的,虽然耗费精力,但是效果很好,比如老鹰羽毛、鱼的鳞片等细节部分,看起来都是那么栩栩如生。这样的画作,因为材质取自纯天然的植物,加上后期消毒处理,存放几百近千年都是不会变的。

在这项创作中,杨碧云已琢磨了4年,接下来,他还想集中精力做一幅《清明上河图》,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但他更希望将这种方式获得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这种环保、低碳的作画手法。

作为墨彩油画新样式开创者,宜宾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牟晚秋对此介绍,这一类画作属于镶嵌的装饰画,常见的有鸡蛋壳、金属材料等制成,而画作呈现的优良,需要看画面构成,以及是否具备美术范畴及其标准等。用秸秆作画,非常低碳、环保,值得鼓励和提倡。

[编辑:西南在线]
 社会百态
  •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法治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 未带停车卡遭小区保安拦下 荣县一男子带人围殴保安被拘
  • 兄妹协议:哥哥赡养母亲并继承遗产 法院:协议无效
  • 云南首个妇幼控烟干预项目结题 惠及4万余人
  • 男子被控诈骗逾亿元 法院一审判无罪
  • 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了
  • 几枚一角面额硬币掉在超市地面之后
  • 佛山电台花生节:世界最大的花生拼图创世界纪录
  • 下篇文章:泸州市26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260亿元
    上篇文章:保安警察分不清?影响民警办案内江仿制式警服将全部停用
    大数据时代专业互联网服务商-成都域满天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网络swnic.om
    联播西南
    即时商讯
    • 热烈祝贺泸州农商银行开业
    • 热烈祝贺玉溪市商业银行昆明曙光支行成立
    • 热烈祝贺内江农商银行开业
    大千世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南在线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9-2018 www.swol.com.cn-西南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WNIC.com西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