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一个冷清寂寥的四合院,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约有600平方米,当年的老房子已经只剩下一半,另一半在川藏公路扩建时被拆掉了。阿婆指着墙角几根石柱告诉我们,这些就是拆下来的老建筑构件。截掉一半的四合院内空无一物,唯一的建筑主殿和两侧厢房为石料檐柱砖木结构,主殿内空徒四壁。显然,已经很久没人管理更新了。
院口门庭前竖立着一块“茶马司”石刻碑文,叙述了这里的来龙去脉:“宋时因连年用兵,所需战马,多用茶换取。神宗熙宁七年,派李杞入川,筹办茶马政事,于名山,以名山茶易马用……明洪武时,对茶叶实行官买官销,由茶马司主持交易……”碑文也是2000年新立的。茶马司留给我们的遗迹非常有限。但即便破落成这般模样,倘若仔细观察,建筑的梁与柱,均为红砂石整块雕凿而成,朴实中透着一丝厚重。就连门口两尊废弃的石狮柱础也是精雕细凿,全无一点马虎,借此细节当可一窥当年盛景。
据史料,当时名山茶马司属成都府路统领,负责筹集边茶上缴成都府路,同时承担了名山县和百丈县“名山茶”筹措和以茶换马事务。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50公斤)之多,占官方统筹总数的一半以上。昔时,这里当车水马龙,骡马成群,商人、马队熙来攘往,各种吆喝与喧哗此起彼伏。
关于茶马司的修建年代,查阅相关资料大多语焉不详,名山区上的各种宣传资料均称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实际上这一年史料中只是记载李杞在成都设立提举茶马司,在名山建买茶场,并无证据显示成都的茶马司即名山茶马司。名山茶马司最确切的记载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朝廷在全国设置四个 “茶马司”,雅安茶马司位居其一。我们看到的建筑其实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对明代茶马司修缮后的纪念性建筑。
空空如也的茶马司,已经无法将这里的过去与今天做无缝连接,那些散落在地上的建筑构件,拆掉一半的院子,不过告诉我们历史已经走远。作为我国,甚至世界唯一保留的茶马司,曾经商贾繁荣,骡马如织之地,如今这般荒凉与没落。在名山,常常听到围绕茶文化的种种高谈阔论,我们站在云端眺望未来,这里的雨雾太过飘缈虚无,以至于让我们看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文化价值所在,茶马司就这样“奢侈”地在风雨中飘摇,在岁月中坍塌腐烂,历史在这里越来越模糊,有关茶马的文化在这里也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