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山早在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李杞入川筹办茶马之政,于成都设置提举茶马司之时,便建立了茶场。北宋王存撰于1080年的《元丰九域志》中便有“雅安卢山郡、卢山灵关一寨一茶场、名山百丈二茶场、荥经一茶场” 的记载。其中,名山百丈二茶场即指此。
明朝之后,茶马交易的主战场开始南移,西藏逐渐成为茶叶消耗的重点区域和马的主要产地,雅安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始日渐凸显。1371年,明朝在全国秦(甘肃天水)、洮(甘肃临潭)、河(甘肃临夏)和雅(四川雅安)设了四个 “茶马司”。雅安茶马司便是今天的名山区新店镇的这座茶马司。
那么,茶马古道这条伟大的道路为什么选择了雅安为起步之地,茶马司为什么又要设立在名山呢?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这里气候温润,海拔适中,四季雨雾飘缈,非常适合于茶树的生长。境内的蒙顶山,是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区之一,早在西汉,吴理真便开始在山上驯化栽种野生茶树,这里农民至今仍以种茶、制茶、贩茶为主要谋生手段。唐宋时期,蒙山茶盛极一时,堪称茶中精品。唐玄宗时,蒙山茶被列为贡品,并且为历代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之物,这样的荣耀一直沿袭到1100多年后的清代。
名山不仅出产贡茶,这里生产的南路边茶同样远近闻名。边茶是指专供边区藏地的茶叶,茶马互易中,以茶易马的茶叶便以这种茶为主。据史料记载,名山茶在北宋中期一直保持每年200万斤左右的产量,仅甘肃熙河一路(今甘肃临洮)交易的名山茶,便占其总量的一半。所谓“熙河茶数四万驮,名山茶占半”。名山茶不但产量大,而且品质优,是藏族同胞最爱的茶中珍品,在易马时深受青睐,估价最高。据记载,“一百斤名山茶可换四赤(尺)四寸大马一匹”。当时“陕西诸州岁市马二万匹,用名山茶二万驮”。正因为名山茶的独有价值,北宋时期,曾有二位皇帝三次特诏“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