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夜校”是贵州省农信社进一步创新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城乡的重要举措,成为了贵州农信支农文化软实力的一张名片,获得了百姓、群众的赞扬。
如果我们带着“问题意识”的视角来审视新常态下农信社金融夜校的开展过程,就不难发现一些同质共性问题,如不少行社基层网点在开展中过分强调人场、排场,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形式和过场,百姓被动“夜”校;在授课的进程中,求量、求快、求多,片面强调村村全覆盖,追求“速度与激情”,而不讲求质量与实效,导致百姓“走马观花”不知其所以然。
金融夜校要依靠百姓
类似诸多问题的出现,使得“金融夜校”模式到基层变了味、走了样、曲了形,达不到初衷效果。究其根源在于思想高度没有认识到位,没有真正理解“金融夜校”的初衷和内涵是为了夯实农村根基,拓展农村市场。
对于省联社提出的“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突出特色,实施差异化培训及内容”部分联社没有真正理解领会,更深层次上的原因在于没有深刻认识到农信社当前面临的市场发展危机、同业金融机构农村市场的竞争危机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危机,没有真正认识到农信社选择“根在农村”发展道路的时代命题。